IMTD

I'm Ted. Study Business with Marketing at Warwick University.

0%

粉丝来稿——我的实习经历

大四1年没课,读研前1年Gap,你会如何利用这2年的时间?本博客十分有幸收到粉丝来稿,她介绍了在4个公司中的5场实习经历。Gap实习到底是要去大厂给简历镶金、还是要去新兴品牌磨练能力?欢迎来看看她的想法。

我的实习经历

by Patricia

在自身取得伟大成就之前,需要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提升。很幸运的是,命运之神还是站在我这一侧的,当它关上了我一毕业就去英国留学的梦幻时,又为我敞开了另外的大门,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我的实习经历开始于大学三年级,却误打误撞持续了两年,回想这两年,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自身志趣的思考,都逐渐形成。从教育机构的地方分支做起,到大厂的小螺丝钉,再体验到创业公司的激情与混乱,我能感受到心态和能力的变化,亦帮助了我以更宏观的视角进行思考。

以下我在简历中、在面试中描述过无数遍的经历,我觉得我有必要记录下来,它们是我人生踏入社会第一步的原始积累,也是树立我之后的价值观的重要经验。

我的第一份实习在地方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的是为时两个月的新媒体工作,回想起来,这多亏了我在宣传中心的学生会经历。而通过这份工作,我也看到了自己在市场营销和广告方向的潜力,我制作的海报被称赞,举办的活动被传播,写作的推文被赞赏,这一切帮我树立了信心,能够帮助学员们提升英语的能力和兴趣,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激励。

在新东方做的较为成功的项目之一是学员的社群运营项目,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社群运营,加强老学员的社群活跃度,以及为新学期的课程项目进行拉新蓄水。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主要考虑几个方向:如何充分调动社群成员的共同兴趣?如何促进他们裂变拉新?如何在两个月中将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首先他们都是已经或有意向来新东方学英语的人群,我从自身通过看报纸学英语的历程体验进行分析,得出这部分人群最核心的痛点是填鸭式教育导致学英语的过程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地道以及有趣的英语阅读训练。因此我利用了自身的英语资源,组织了一次“暑期英语原刊阅读”社群活动,具体而言,是总结节选BBC等外刊的原文进行阅读训练,每篇文章有2道阅读理解题目,另外对比较地道的单词、短语、句子进行解析说明,一般选用时下较为流行的新闻或科普类别的文章,这样对于社群成员来说,既能够收获英语知识,又能拓展视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这个活动的激励机制,除了日常对成员们的精神鼓励,还规定每天第一个答对题目的同学能够得到小额的红包奖励,以此激励大家多多讨论、回答问题。至于拉新机制,则是设立了“将海报转发其他社群或朋友圈并截图”的常规方法。

这个项目的成果便是极大地调动了社群成员的活跃性,在每天的阅读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地参与,活动初期也有大量新成员加入,甚至其他分校市场部的成员也进入群内进行学习。总结下来,成功的秘诀有四点,一是洞察并满足了社群成员的普遍需求,二是在活动过程中与参与者进行了良好的交互互动,三是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促进参与,四是拉新规则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传播。当然现在想来,还是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说拉新仅限于早期成员还比较少的时候,到了后期,由于市场侧也缺乏持续的外推手段,群人数无比较明显的增长,另外群活跃成员是比较重复的,每次在群内积极发言的人数都是同样的几个,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没能参与进来。这两点我认为一是与其他同事缺乏合作,其次是缺乏对更大范围的社群成员的激励。虽然在之后尝试过答题赢红包、安排气氛组等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依旧没有达到预期。

后来在我在鹅厂学习了对于品牌人格化的各种定义,以及在加油群中的感悟,逐渐悟出当初为何难以维护群活跃度。微信群作为私域的重要阵营,不是一个品牌方单向度的传播口,而是与用户交流的中心,其中社群的领导者处于活跃的核心,追随者以及围观者的表现,大多取决于领导者如何带动气氛以及话题方向,而品牌方的服务如果缺乏人格化,只有专业和严谨的面孔,难以成为有温度的领导者,而只能是冰冷的宣传机器。一个活跃的社群当中必然有至少一个领导者,如果这个领导者并不是品牌本身也没关系,和活跃用户做朋友,让品牌的理念通过活跃用户渗透给其他社群成员,形成社群的中心文化和明显特征,这可能才是社群运营的更好的解决方式。

第二份实习是鹅厂的品牌策划,得到这份工作意外地顺利,我想当时的业务主要看重的是我的雅思英语阅读成绩,以及我从事过与教育相关的行业,因为一入职不久,我就去到北京,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峰会相关的展会活动。我很感谢这份工作,一大原因是遇到的伙伴彬彬和领导Ray,真正将我作为团队的一员,无论是会议还是午餐,都自然地相处,我也能和他们吐露自己的想法,另一大原因是见识到了很多优秀的供应商,让我认识到专业的人值得做专业的事情,而品牌的职责就是将产品理念传达出去。

从事和市场相关的品牌策划工作是我之前一直想尝试的点,而在这份工作中我也认识到了B端市场远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简单——不仅是制作精美易懂的宣传材料,还要具备足够的行业基本洞察:作为传播者,只有理解这个行业的不同角色,尤其是关键决策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通过市场营销打动潜在顾客。而我在这份实习中长期进行的行业研究报告和竞品动态分析,也助长了我在AI领域的知识的建立,而我也十分坚定地认为,AI虽然在目前还未得到十分成熟的运用,但是在未来,任何设备都离不开机器学习,它的商用前景的潜力是无穷的。

第三份工作是在一加的电商运营,当时我认为我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综合能力,并且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而自己也亟需真正能提供商业化变现的经验。其实我在一开始对这份工作并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没想到之后能在普通的运营岗位上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一个个实现,并且成为天猫店铺会员体系的奠基者。而红厂也在我身上留下了它独特的烙印:不将就、平等对话、本分创造。

离开一加之后我想从电商平台侧突破,其实本来想接触咨询行业,但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历差别太大,加上咨询行业内卷严重,后来阴差阳错地又回到了鹅厂,从事内部创业电商团队的商务拓展。此时我对自己在岗位上发挥的作用的期待已经完全不同,我不再想当一个只听命于leader的小实习生,我想更多地拥有自己的思考和领导项目的能力。但是大厂的弊病再次显示了出来——聪明的人不合作。当我看到同事们对与商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漠不关心,却在为自己糊弄上级耍小聪明的时候,我心中的火焰被完全地浇灭了。好吧,那我也躺平,做自己的客服吧。之后不到两个月,我就也离职了。

我认为自己保持着一种在美学、实用、效率中追求平衡与卓越的观念,这也在我这两年之中体现了出来,与设计师的严格要求和顺畅沟通、对每个项目背后意义的追寻、工作时不爱闲聊扯皮、踩点下班不在意他人眼光。这些可能远远不够达到成为一个优秀员工、优秀同事的标准,但是我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原则,就像每一份工作都是为我自己一个人而做的。

但我似乎天生比较沉闷,与善于交际、打扮精致的人在一起,总是浑身不愉快。我想要真诚的交流,而不是无所谓的打哈哈。我想要认真地一起解决事情,而不是互相抱怨然后把事情抛在脑后。但似乎很多人的原则便是:认真你就输了。

我讨厌这种原则。

这种感觉在我在做电商BD的时候,尤为严重。他们对我说:你很幸运能分到这么好的一个组,氛围很好,导师很好。但当我发现原来这个“很好”的导师不过是在PUA实习生为他天天带早餐,定期叫人去小黑屋谈话,用压迫的气氛来凸显自己的人生导师形象的时候,我感觉到恶心。甚至有段时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过于精神洁癖,再适应一个月看看能不能合得来。但是工作就像寻找伴侣一样,不喜欢的无论怎么磨合都是无济于事,共同问题是:对方不会因为你而改变,你也不愿意为对方而妥协。而我也真正看到了内卷的大厂里,技术-产品-运营-市场是如何相互推诿,不同的部门之间是如何明争暗斗的。我第一次对工作感到明确的厌恶,人人为了讨好领导、完成业绩而做事,而不再思考每件事情背后的原因和平台的方向。

这份工作是我做过时间最短的实习,但我也确实从中得到了很多思考,我知道了大厂的工作不像是我想象中那么光芒四射,除了正式员工薪资真的很高之外,没有其他什么好处。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或许中小型的企业才更加适合。但有的时候我也想,大厂的文化、体系、规则等方面,或许才是我应该去学习的东西。

从鹅厂辞职之后,我接到了外企Tesla和老牌制造业TCL的offer,我想我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出错,因为实习可能是机会成本最小的一种试错了。但是由于Tesla的审批程序实在是太过漫长,我选择了去TCL,从事战略产品运营的岗位。虽说是产品运营的实习岗位,但是其实我拥有两个十分优秀的导师,一个是AI行业四五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另一个是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了七八年的AI产品运营,除此之外,整个团队也都是由资深背景的产品组成。虽然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做到深入接触,在他们身上我也领悟了不少作为产品经理的技巧以及这个职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首先是将想法用技术的语言转化出来,这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不少行业黑话和技术知识。在实习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绝对不要重蹈上一份实习的覆辙,要将实习的每一天都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在前两周的空白期,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天学习3-5个产品或技术相关的概念知识,尽可能地融入工作当中。因此在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上手的也比较顺利。渐渐的除了进行运营性质的常规工作之外,我也慢慢开始接触产品调研以及产品体验、技术对接相关的工作。

这段实习中最大的意外就是一个月后,我的导师之一就宣布离职准备出国深造了,而更大的意外是另一个导师也将在两个月后离职休养。在第二个导师离职之后,关于语音AI产品运营的所有工作就基本上全部落在了我的身上,而如何过渡,将这些工作安排好,也成为了我十分烦恼的事情。其中的主要困难在于,首先我对于一些工作,尤其是和技术强相关的领域,只是知道皮毛,其次在于我的实习生身份,需要去和高级别的技术工程师对接,难以具备权威性。但在那时我心想:管他呢,反正不久也要离职。因此硬着头皮接下了不少活。到现在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的工作完成的不算差,尽管在沟通中间问了大小领导不少愚蠢的问题,但善于提问总不缺乏效率。

到临近离职的时候,我又面临另一大困境:由于部门拆解,找不到工作交接人。因此我花了好大功夫进行工作内容SOP文档写作以及资料整理。当最后将工作交付、走出大门的时候,我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我想我是已经足够应对任何工作了。

我的实习经历很杂,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不专注于一个岗位,四处横跳,但我内心很感激这些经历,因为他们给了我看到各种可能的机会,也让我体验到在不同企业中工作的感觉。经过这些我愈发感到:需要为自己而工作,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不为讨好领导,也不为公司卖命,而是为自己知识的增长,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有益的痕迹。作为市场也好产品也罢,只有当认可了企业文化以及产品理念,工作内容能够有足够的自由度进行个人才能和见解的发挥,才能充满动力地进行创造。所以如果说能将在企业中工作视为借助公司资源进行创造的一种方式,就可能拥有持续的动力,这是我在每一段实习经历中愈发增强的体会。